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
  大使信息
  机构设置
  中印关系
  领事服务
  新闻服务
  使馆公告
  关于赴华签证申请最新要求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调整外国人来华签证及入境政策的通知
  关于变更领事业务咨询邮箱的通知
  欢迎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企业商业展
更多>>
  中国领事服务网
  中国新闻
2024年第1期
2023年第4期
“一带一路”特刊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官方微信
  首页 > 专题 > 印度概况 > 印度概况
印度国家概况(2005-05-25)
专题
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2022年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
聚焦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
2021年全国两会
习近平主席出席重大多边外交活动
更多>>
外交部发言人谈话
2024年4月18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4年4月17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4年4月16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
2024年4月15日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主持例行记者会
外交部发言人就伊朗对以色列领土发动军事打击答记者问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
  大使信息
  机构设置
  中印关系
  领事服务
  新闻服务
  使馆公告
  关于赴华签证申请最新要求的通知
  关于进一步调整外国人来华签证及入境政策的通知
  关于变更领事业务咨询邮箱的通知
  欢迎参加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企业商业展
更多>>
  中国领事服务网
  中国新闻
2024年第1期
2023年第4期
“一带一路”特刊
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官方微信
  首页 > 专题 > 印度概况 > 印度概况
印度国家概况
(最近更新时间:2008年4月23日)
2005-05-25 00:00
【国名】印度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India)。

  【面积】约298万平方公里(不包括中印边境印占区和克什米尔印度实际控制区等)。印度政府称其领土为328.78万平方公里。印度面积居世界第七位。

  【人口】11.3亿(2007年中央统计局数字)。有10个大民族和许多小民族,印度斯坦族占46.3%,泰卢固族8.6%,孟加拉族7.7%,马拉地族7.6%,泰米尔族7.4%,古吉拉特族4.6%,坎拿达族3.9%,马拉雅拉姆族3.9%,奥里雅族3.8%,旁遮普族2.3%。英语和印地语同为官方语言。约有80.5%的居民信奉印度教,其次为伊斯兰教(12%)、基督教(2.3%)、锡克教(1.9%)、佛教(0.8%)和耆那教(0.4%)等。

  【首都】新德里(New Delhi),连同老德里人口共1385.1万(2001年)。

  【国家元首】总统普拉蒂巴▪帕蒂尔(Pratibha Devisingh Patil), 2007年7月25日就任。

  【重要节日】

  共和国日(Republic Day),每年1月26日。1950年1月26日,印度议会通过了印度共和国宪法,印度建立共和国。

  独立日(Independence Day),每年8月15日。1947年8月15日,印度人民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取得独立。

  洒红节(Holi),每年公历3、4月间,印度教四大节日之一。该节日正处于印度春季收获季节的作物即将开镰收割,东去春来之际,因此也被称为春节。

  灯节(Divali),在公历10月、11月间,是印度教徒最大的节日,全国庆祝3天。

  【简况】位于南亚次大陆。与巴基斯坦、中国、尼泊尔、不丹、缅甸和孟加拉国为邻,濒临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海岸线长5560公里。属热带季风气候,气温因海拔高度不同而异,喜马拉雅山区年均气温12℃~14℃,东部地区26℃~29℃。 与北京时差两个半小时。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前后创造了印度河文明。约在公元前14世纪,原居住在中亚的雅利安人中的一支进入南亚次大陆,并征服了当地土著。约公元前1000年,开始形成以人种和社会分工不同为基础的种姓制度。公元前4世纪崛起的孔雀王朝开始统一印度次大陆,前3世纪阿育王统治时期疆域广阔,政权强大,佛教兴盛并开始向外传播。中世纪小国林立,印度教兴起。自11世纪起,来自西北方向的穆斯林民族不断入侵并长期统治印度。1526年建立莫卧儿帝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1600年英国侵入,建立东印度公司。1757年开始沦为英殖民地,1849年全境被英占领。1857年爆发反英大起义,次年英国政府直接统治印度。1947年6月,英将印度分为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自治领。同年8月15日,印巴分治,印度独立。1950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成立,为英联邦成员国。

  【政治】本届政府于2004年5月由第十四届人民院选举产生,曼莫汉•辛格任总理。

  2004年4月20日至5月10日,印分四个阶段举行第十四届人民院选举。5月13日大选结果揭晓。国大党联盟获得539席中的219席,印人党为首的全国民主联盟获188席,左翼政党获61席。5月15日,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被选为国大党议会党团领袖。18日,索尼娅•甘地决定不出任总理。国大党经内部紧急磋商,19日推选曼莫汉•辛格出任总理。22日,新政府正式成立。

  新政府成立后,于5月27日公布《最低共同纲领》,阐述了联盟政府的施政原则和基本政策。对内强调维护社会弱势群体的权益;推行人性化的经济改革;强调社会和谐与地区平衡发展;提高对教育和卫生的投入。对外强调外交独立性;突出周边外交,优先发展与邻国关系;注重大国关系的相对平衡。

  【宪法】宪法于1950年1月26日生效。规定印度为联邦制国家,是主权的、社会主义的、世俗的民主共和国。采取英国式的议会民主制。公民不分种族、性别、出身、宗教信仰和出生地点,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总统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的统帅,由联邦议会及邦议会组成选举团选出,每届任期五年。总统依照以总理为首的部长会议的建议行使职权。

  【议会】由联邦院(上院)和人民院(下院)组成。联邦院共245席,议员由各邦及中央直辖区立法院议员选举产生,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1/3。联邦院每年召开四次会议。宪法规定副总统为法定的联邦院议长。现任联邦院议长默罕默德•哈米德•安萨里(Mohammad Hamid Ansari),2007年8月19日就任。人民院为国家主要立法机构,其主要职能为:制定法律和修改宪法;控制和调整联邦政府的收入和支出;对联邦政府提出不信任案,并有权弹劾总统。人民院共545席,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五年举行一次大选。第14届人民院于2004年5月产生,国大党及其盟党获216席,联合左翼政党组建联合政府。2004年,人民院组成为:国大党及其盟党216席,国大党获145席,为第一大党;印度人民党及其盟党187席,印度人民党138席;左翼政党及盟党61席,其余政党75席。人民院议长索姆纳特•查特吉(Somnath Chatterjee),2004年6月4日当选。多数党领袖为普拉纳博•穆克吉(Pranab Mukherjee),反对党领袖为拉尔•基尚•昌德•阿德瓦尼(Shri.L.K.Advani)。

  【政府】本届政府于2004年5月22日组成,是以国大党为首的团结进步联盟政府。现主要内阁成员有:总理曼莫汉•辛格(Manmohan Singh)、内政部长希夫拉吉•帕蒂尔(Shivraj Patil)、财政部长齐丹巴拉姆(Chidambram)、外交部长普拉纳博•穆克吉(Pranab Mukherjee)。

  【司法机构】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权力机关,有权解释宪法、审理中央政府与各邦之间的争议问题等。各邦设有高等法院,县设有县法院。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委任。现任首席法官R.C.拉郝蒂(R.C. Lahoti),于2004年7月就任。总检察长由总统任命,其主要职责是就执法事项向政府提供咨询和建议,完成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检察权,对宪法和法律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等。现任总检察长巴呐吉(Milon Banerjee),2004年7月由国大党政府任命。

  【政党】(1)印度国民大会党(英迪拉•甘地派)(The Indian National Congress〔Indira Gandhi〕):简称国大党(英)。据称有初级党员3000万,积极党员150万。1885年12月成立,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印独立后长期执政,1969年和1978年两次分裂。1978年英•甘地组建新党,改用现名。2004年5月人民院选举中再次成为议会中第一大党,现任主席索尼娅•甘地(Sonia Gandhi)。

  (2)印度人民党(Bharatiya Janata Party):1980年4月成立,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自称有350万党员。代表北部印度教教徒势力和城镇中小商人利益,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和教派主义色彩。2004年5月人民院选举中失利,成为最大在野党。现任党主席为拉杰纳特•辛格(Rajnath Singh)。

  (3)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Communist Party of India〔Marxist〕):简称印共(马)。1964年以孙达拉雅和南布迪里巴德为代表的一派从印度共产党分出后组成。近年来发展较快,党员增至70万,是印度最大的左翼政党。在西孟加拉邦长期执政。现任总书记卡拉特(Prakash Karat)。

  (4)印度共产党(Communist Party of India):成立于1920年。有党员54万。1964年分裂,以党主席什•阿•丹吉为首的一派仍沿用印共名称。1981年4月,丹吉因支持英•甘地与党内发生分歧而被开除出党,该党再次分裂。现任总书记A•B•巴尔丹(A. B. Bardan)。

  (5)泰卢固之乡党(Telugu Desam Party),安得拉邦地方政党。近年来成为印度政坛的一支重要力量,1999年大选成为全国最大的地方政党。在安得拉邦执政,党主席、邦首席部长钱•奈杜(Narra Chandrababu Naidu)以重视信息技术著称。

  【重要人物】普拉蒂巴▪帕蒂尔:总统。1934年12月19日出生于印度西部马哈拉施特拉邦,先后在贾尔冈和孟买求学,获法律学士和文学硕士学位。资深国大党成员,从学生时代就开始从事政治活动,1962年当选为马邦议员,先后七次出任马邦邦政府部长。1985-90年任印联邦院议员,1986-88年任联邦院副议长。1991年当选人民院议员。2004年-2007年担任拉贾斯坦邦邦长。2007年7月,由执政的团结进步联盟(UPA)提名当选为印度总统,成为印第一位女性总统。热衷于社会福利工作,担任诸多文化、教育和社会福利组织荣誉主席,曾为盲人和贫穷妇女设立了工业训练所和开设缝纫班,并在新德里和孟买等地成立职业妇女宿舍,为农村青年设立技术学院。从小喜欢运动,大学期间曾参加大学间乒乓球比赛,获得冠军。1995年曾赴华参加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已婚,育有一子一女。

  曼莫汉•辛格:总理。锡克教徒。1932年9月26日出生于现巴基斯坦旁遮普省。曾就读于旁遮普大学和英国剑桥、牛津大学,获牛津大学博士学位。1971年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先后出任印度财政部首席顾问、储备银行行长、计划委员会主席、印度总理经济事务顾问等职,并曾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机构任职。1991-1996年任财政部长。1991年、1995年和2001年分别当选为印度联邦院(上院)成员。1998年后任联邦院反对党领袖。1991年,在任印财长期间开始推行“新经济政策”,主张放宽对私营经济活动限制,积极吸收外国直接投资,鼓励出口。被誉为“印度经济改革之父”。曾于1995年7月作为财长率团访华。2008年1月,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邀请,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对中国进行了正式访问。此访是辛格2004年任印度总理后首次访华。

  【经济】独立后经济有较大发展。农业由严重缺粮达到基本自给。工业已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自给能力较强。印度政府于1991年7月开始进行全面经济改革,放松对工业、外贸和金融部门的管制,2001年至2006年“十•五”计划期间经济年均增长率为7.76%。2006年,印出台十一•五计划,将2007年-2012年的经济增长率定为年均9%。

  近几年来,印政府不断深化第二阶段经济改革,加速国有企业私有化,实行包括农产品在内的部分生活必需品销售自由化,改善投资环境,精简政府机构,削减财政赤字。2006/2007年度印度经济实现9.6%的高增长。2007/2008年度为应对通胀,印政府采取紧缩货币政策,大幅提高利率,经济增长小幅放缓至8.7%。

  国内生产总值(2007/2008年度):311400亿卢比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07/2008年度):8.7%

  货币名称:印度卢比(Rupee)

  汇率(2004/2005年度平均):1美元=40.41卢比

  通货膨胀率:2007-2008年5.5%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

  【资源】资源丰富,煤储量居世界第四,产量居世界第三。铁矿石产量居世界第四,铝土产量居世界第六。截至2007年底,印度主要资源可采储量估计为:煤463.89亿吨(不含焦煤),铁矿石134.6亿吨,铝土24.6亿吨,铬铁矿0.97亿吨,锰矿石1.67亿吨,锌970万吨,铜530万吨,铅238万吨,石灰石756亿吨,磷酸盐1.42亿吨,黄金86吨,石油6亿吨,天然气9230亿立方米。此外,还有云母、石膏、钻石及钛、钍、铀等矿藏。森林6783万公顷,覆盖率为20.6%。

  【工业】印工业增长占GDP比重2007年为26.4%。近年来,印度纺织、食品、精密仪器、汽车、软件制造、航空和空间等新兴工业发展迅速。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2004/2005 2005/2006 2006/2007

  煤41290 28242 29515

  原油3400 3210 3480

  水泥13360 14780 16130

  钢材3930 4650 5080

  (万吨)

  化肥1540.5 1557 1609

  (万吨)

  布 453.8 495.8 533.9

  (亿平方米)

  发电量6086 6175 6624

  (亿度)

  汽车 156.5 170.2 206.5

  (万辆)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

  【农业】农村人口约占全国的67%。全国耕地面积约1.4亿公顷,人均0.13公顷。2007/2008年度农业及相关产业增长率2.6%,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8.5%。近些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2004/2005 2005/2006 2006/2007

  粮食总产量 20461 20860 21610

  稻米 8531 9180 9270

  小麦 7200 6940 7490

  牛奶 9070 9710 10090

  油料 2610 2800 2380

  甘蔗 23232 28120 34530

  茶(1-12月) 82.0 90 90

  皮棉(万包)* 1700 1850 2270

  黄麻(万包)** 1049 1000 1030

  注*每包皮棉为170公斤。

  **每包黄麻为180公斤。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

  【服务业】占印度GDP55.1%。主要部门有贸易服务、金融服务、运输、通信和信息服务业等。2007/2008财年增长约为10%。2006年印度软件服务业产值约396亿美元,其中出口314亿美元。

  【旅游业】旅游业因其良好的社会和创汇效益被印政府列为发展重点,该产业已成为主要创汇部门和重要的就业创造部门。旅游业直接提供约5190万个就业岗位。2006年访印外国游客人数约为443万,比上年增长14.2%,创汇约6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6%。主要旅游点有阿格拉、德里、斋浦尔、昌迪加尔、纳兰达、迈索尔、果阿、海德拉巴、特里凡特琅等。

  【交通运输】铁路是最大的国营部门,是印主要运输手段。铁路部门实行单独预算,每年与中央财政预算一起提交议会讨论通过。近年来,公路运输发展较快,已承担了全国货运和客运量的70%和85%,是世界最大公路网之一。海运能力世界第17位。

  铁路:2006年,铁路线总长6.35万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1.75万公里,约占铁路总长的28%;年度客运量6160亿人公里,货运量为6660亿吨公里。

  公路:到2006年初,道路总长330万公里,其中国家级路约6.6万公里,占道路总长的2%。2005/2006年度登记的各种机动车辆约8589.6万辆,其中客车93.4万辆,货车478.2万辆,中央公路运输总收入为4999.1亿卢比。

  水运:承担印95%的货运量。印有12个大港口和200个中小港口。12个大港口承担着四分之三的货运量。孟买为全国最大港口,海运的1/5和集装箱运输的1/2经过这里;其他重要海港有加尔各答、马德拉斯、科钦、果阿等。内陆可航行河道总长约1.45万公里,实际使用的不足30%。印有102家海运公司。2005/2006年度印所有港口水运货运总量达5.37亿吨。

  空运:印航空公司有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印度航空公司和其他59家私营航空公司。2006/2007年度,旅客数量为5511万,货运量为65.7万吨。航线通达各大洲主要城市。全国有346个机场,其中有20个国际机场。

  【财政金融】中央和地方财政分立,预算有联邦和邦两级。每年4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为一个财政年度。印多年来推行赤字预算以刺激经济发展,中央和邦级地方债务累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0%,庞大的赤字已成为经济中主要的不稳定因素。2007/2008财年,印财政赤字为15094.8亿卢比(约合373亿美元),占GDP比重3.3%。为解决赤字问题,印政府提交了财政责任与预算管理法案,目标是到2006年将中央政府赤字削减到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并在2011年前大幅降低政府债务规模。

  2007年,外债为1805亿美元,占GDP的23%。其中长期外债1520亿美元,短期外债285亿美元。截至2008年2月,印共有外汇储备近3110亿美元。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08经济概览)

  【对外贸易】近年来,由于进口增加、出口不振,贸易赤字日益严重,成为国际收支失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外贸情况如下(单位:亿美元):

  2005/2006 2006/2007 2007/2008

  进出口总额 2523 3120 2798

  进口额 1492 1857 1688

  出口额 1031 1264 1110

  差 额 -361 -593 -578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08经济概览)

  2007/2008年,印进出口总额2798亿美元,进口1688亿美元,出口1110亿美元。出口商品主要包括:初级产品占出口总额11.1%,其中农业及相关产业产品占9.3%,铁矿石及其他矿产占4.1%。加工商品占出口总额67.4%,其中纺织品占11.1%,珠宝13%,机械产品23.5%,化工产品10.4%,皮革产品2.3%,石油及副产品17.9%。主要进口商品为:油料(POL)占进口总额31%,宝石4.2%,电器9.0%,金银10.3%,化工产品5.2%,食品及相关物资2.2%,机械8.2%。主要进出口方向是欧盟(比利时、瑞士、德国、荷兰、英国)、北美地区(加拿大、美国)及澳大利亚、日本和中国。2007年,美国是印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位居第二。

  【外国资本】印度从1991年起实行积极吸引外资的新政策。1991年至2007年,外国直接投资协议金额达874亿美元。2006/2007财年外国直接投资约220亿美元。2007年4月至12月,外国直接投资额153亿美元。投资主要流向服务业、计算机、通信、建筑、汽车、房地产、电力、化工和制药行业。对印投资最多的国家分别是:毛里求斯、美、英、新加坡、荷兰、日、德、法、塞浦路斯和瑞士。

  【外国援助】印是世界上主要的受援国之一。2006/2007年度利用外援(包括获贷款及捐赠)总额为1941.9亿卢比(合48亿美元)。近年利用外援情况如下(单位:亿卢比):

  2004/05 2005/2006 2006/2007

  国际开发协会 462.96 535.6 430.6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372.51 420 447.5

  日本 297.13 274.5 217.9

  英国 150.69 137.2 131.8

  德国 12.70 19.1 39.4

  美国 9.96 5.27 4.46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

  【人民生活】据印度官方公布资料,2005/06年度,印人民识字率为67%,贫困率为27%,全国有3亿多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口预期寿命为63岁,出生率23.5‰,死亡率7.5‰,新生婴儿死亡率为57‰。2006年,全国有各类诊疗所和医院3.2万家,登记行医人员66万人,登记护士141.1万人。截至到2008年1月,印电话(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28162万台,其中移动电话24240万台。互联网用户6000多万。

  【军事】印军前身为英国殖民主义者的雇佣军。1947年印巴分治后始建分立的三军。1978年创建独立的海岸警卫队。总统是名义上的武装力量统帅,内阁为最高军事决策机构。国防部负责部队的指挥、管理和协调。各军种司令部负责拟定、实施作战计划,指挥作战行动。实行募兵制。陆、海、空三军总兵力为241万,居世界第三位。其中陆军132万,居世界第二位,分东、南、西、北和中央五大军区,拥有中程导弹,已具备核能力。海军6.2万,居世界第五位,分为西、东二支舰队和南部科钦训练基地;孟买和维沙卡帕特南为最大的海军基地,分别是西、东舰队司令部所在地。1999年新成立远东军区,司令部设在布莱尔港。空军17万,分成西、西南、东、南和中央五个军区,拥有米格29、幻影2000等先进作战飞机。海岸警卫队分西岸、东岸、安达曼和尼科巴三个大队,指挥部分设于孟买、马德拉斯和布莱尔港。另有50多万预备役军人和100多万准军事部队。

  1998年5月,以印度人民党为首的联合政府进行核试验,坚持建立最低有效核威慑。1999年8月17日,印国家安全顾问委员会提出核构想草案,提出印要建立陆基、空基、海基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强调印将奉行拥有可信的最低限度的核威慑力的理论,称印拥有核武器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阻止任何国家或实体对印及其部队使用和威胁使用核武器,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以及不对无核国家动用核武器。2003年1月,印正式全面出台核政策框架,成立核指挥机构及其直属战略部队司令部,核指挥机构由总理、国防、内政、外交和财政部长、各军种参谋长等组成的政治委员会控制。

  2007/2008财年国防预算为9600卢比,同比增长8%。2008/2009财年国防预算为105600亿卢比(约合264亿美元),占GDP总量2%,比上财年增加10%。

  【教育】实行12年一贯制中小学教育。高等教育共8年,包括3年学士课程、2年硕士课程和3年博士课程。此外还有各类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等非正规教育。2004/2005年度,总共有小学767520所,初中274731所,高中152049所,大众教育学院12751所,职业教育机构5179所,以及350所大学或全国性研究机构。其中有254所综合性大学,著名的有德里大学、尼赫鲁大学、加尔各答大学等。6-14岁儿童入学率为93.54%。2008/2009年度,印政府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

  (资料来源:印度政府2007/2008年度经济概览)

  【新闻出版】印报刊大多属私人和财团所有。全国共有近4万种报刊。最大的三家日报依次为《印度时报》、《马拉雅拉娱乐报》和《古吉拉特新闻》。主要印地文报纸有《旁遮普之狮报》、《今天日报》、《印度斯坦报》等;主要英文报纸有《印度斯坦时报》、《政治家报》、《印度教徒报》、《印度快报》等。

  主要新闻机构和通讯社有:(1)新闻发布署:相当于政府中央通讯社,拥有1100多名国内和180多名国外特派记者,电传网覆盖全国各地,向8000余家新闻单位供稿。设有8个地区总分社和27个分社。(2)印度报业托拉斯:印最大通讯社,半官方性质。成立于1947年8月,后兼并印联合通讯社和路透社印度支社,于1949年元旦开业。现设132个国内分社和25个海外分社,员工1000多名,海外记者30多名。英文日发稿量超过10万字。在北京派驻记者。(3)印度联合新闻社:印第二大通讯社,系报业同仁的合股企业。1959年登记成立。现有分社100多个。目前向四个海湾国家及新加坡、毛里求斯提供新闻服务,在迪拜、华盛顿和新加坡设有分社,向30多个国家派驻了记者。(4)印度斯坦新闻社:私营,主要编发印地文、马拉地文、古吉拉特文和尼泊尔文的新闻。

  全印广播电台隶属政府新闻广播部,广播网覆盖全国人口99.1%。对内使用24种语言和146种方言播音,日播音75小时15分钟。对外使用27种语言广播。

  全印电视台于1959年9月试播,1976年脱离全印广播电台成为独立机构,隶属新闻广播部,是世界最大的电视网络之一。截至2005年3月,全国共有56家电视台,23个卫星频道。电视网覆盖全国陆地面积的77.5%和人口的89.6%。

  【对外关系】印是不结盟运动创始国之一,历届政府均强调不结盟是其外交政策的基础,努力与所有国家发展关系,力争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冷战结束后,印政府调整过去长期奉行的倾向苏联的政策,推行全方位务实外交,致力于加强多边机构与多边机制,创造有利于自身发展的持久和平稳定的地区环境。

  2005年,印度新一届政府继续推行全方位的大国外交战略,在保持与俄罗斯关系的同时,大力发展与美、日、欧等发达国家的关系。缓和印巴关系,推进中印关系,改善大国周边环境。强调外交为经贸服务,尤其是经贸科技合作,吸收资金和技术。积极推行东向政策,与东盟及亚太地区国家的关系发展迅速。重视能源安全,逐步拓展同海湾、中亚等能源供应国的交往与合作。

  印主张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及联合国宗旨和原则的基础上建立公正合理、考虑到所有国家利益并能为所有人接受的国际政治新秩序,要求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和南北对话,呼吁各国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第三世界发展的公正合理的新经济秩序。要求对安理会进行全面改革,建议立即扩大安理会,以增加其代表性,实现决策民主化,提高工作效率。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在人权问题上,主张推进人权应考虑各国的具体情况,认为最根本的人权是生存的权利;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发展问题优于民主和人权,反对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反对利用人权干涉他国内政,从而损害别国的主权和统一。

  重视全球环境保护问题,认为解决这一问题应与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要求相联系,环保的主要责任应由发达国家承担,建议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联合从事研究和开发来解决环境问题。

  【同俄罗斯的关系】1947年与前苏联建交。1955年后,苏联开始向印提供巨额经济、军事援助。1971年,两国签订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建立极为密切的双边关系。1991年底苏联解体后,印大力开展与俄罗斯和其他各独联体国家的接触交往。1997年,印度总理高达访问俄罗斯。俄明确提出两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998年印核试后,俄反对对印进行经济制裁,当年年底俄总理普里马科夫对印进行正式访问。2000年,俄总统普京访印,双方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9·11事件后,两国签署莫斯科宣言,强调加强国际合作打恐。2002年12月,俄总统普京访印,两国签署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德里宣言》。2003年,瓦杰帕伊总理访俄,双方签署《关于全球性挑战及对世界安全和稳定之威胁的联合宣言》与《印俄联合声明》。2004年12月,俄总统普京赴印出席印俄年度首脑会议,双方签署联合宣言及11项合作协议,宣布孟买和圣彼得堡结成友好城市。

  2005年5月,曼·辛格总理赴俄出席俄罗斯纪念卫国战争胜利60周年庆典并会见普京总统。5月,印总统卡拉姆访俄。双方制定了未来10年双边经贸额达250亿美元的目标。6月,印执政的团结进步联盟主席索尼娅·甘地访俄。10月,俄国防部长伊万诺夫访印。12月初,辛格总理访俄,大力推动两国能源合作和军事合作。

  2006年3月,俄总理弗拉德科夫访印。两国就俄向印提供核燃料达成协议,成立由两国商工部长主持的“印俄贸易与投资论坛”,并制定了五年内实现双边贸易由目前的20亿美元增加到100亿美元的目标。双方还就印进一步参与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签署协议。7月17-18日,曼•辛格总理赴俄罗斯圣彼得堡出席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领导人对话会,会议期间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双边会晤,并邀请普京作为2007年印共和国日主宾出席庆典,普京予以接受。辛格总理还与普京总统和胡锦涛主席举行了中俄印三边会晤。

  2007年1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印,双方发表《印俄联合宣言》及《印俄和平利用原子能联合宣言》,签署涉及核能、空间技术合作和文化交流等领域的七项协议和一项意向文件,并决定2008年和2009年相继在印俄分别举办“俄罗斯年”和“印度年”。4月,印外秘梅农和俄第一副外长杰尼索夫在新德里举行例行战略对话。6月,俄陆军总参谋长马斯洛夫将军访印,就国防合作和两军交往交换意见。8月,印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访俄,商议俄售印戈尔什科夫号航母延期交付、升级费用增加及苏—30MKI战机提价问题。9月,印俄双方约400名特种兵在俄境内彼什科夫河流平原,举行代号为“英迪拉07”的反恐空降演习。11月,印总理辛格访俄,双方确立到2010年将双边贸易额提升至100亿美元的目标,成立联合任务小组,商讨签署全面经济合作协议事宜。双方签署合作研发多用途军事运输机、共同打击毒品走私及联合探月与空间合作等协议。

  【同美国的关系】上世纪50至60年代,两国关系密切。1971年印与前苏联签订和平友好合作条约并发动肢解巴基斯坦的第三次印巴战争后,印美关系严重受挫。80年代后期关系有所恢复。1998年,印美关系因印进行核试跌入低谷。2000年克林顿总统和瓦杰帕伊总理实现互访,印美关系改善。9·11事件后,印表示支持美打击恐怖主义,美宣布取消因1998年印巴核试对印巴实行的制裁。印美同意建立新战略框架对话机制,并提出共同打击网络恐怖主义倡议。2002年,双方建立战略伙伴关系。2004年1月,美总统布什和印总理瓦杰帕伊先后发表题为《战略伙伴关系的后续步骤》(NSSP)声明,宣布两国将拓展在民用核能、民用空间技术和高技术贸易领域的合作,并加强有关导弹防御的对话。2月,印美两国空军展开首次联合空军演习。美彻底解除对印制裁,开始向印提供军民两用技术。9月,布什在联大会议期间会见印总理曼•辛格。

  2005年3月,美国务卿赖斯访印,双方同意继续致力于战略伙伴关系后续步骤。4月,印外长纳·辛格访美。5月,印美展开首次能源对话。6月,印国防部长穆克吉访美。双方签署《印美防务关系新框架》。7月,印总理曼·辛格对美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宣布建立全球伙伴关系,确立以能源、战略和经济对话为三大轨道的印美新合作框架。美首次同意与印开展全面民用核能合作,将力促国会和国际社会修改法律。

  2006年1月,美前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克里和美副国务卿伯恩斯分别访印。2月1日,第四次“印美全球事务论坛”在新德里举行,双方强调继续加强在全球事务中的合作。2月8日,双方举行印美能源对话指导委员会第二次会议。2月22日,美总统布什在亚洲协会发表演讲,表示印是一个全球领导者,印美是天然伙伴,两国共同利益主要集中在:反恐战争,支持别国民主机制,通过自由贸易促进经济繁荣,应对全球卫生和环境挑战,开发清洁能源技术、特别是核能发电技术。2月23-25日,美印就民用核协议举行新一轮联合工作组会议。3月,美总统布什对印进行正式访问。双方签署民用核能合作协议,承诺2006年底前完成WTO多哈发展议程谈判,同意推动自由与民主事业,向有关国家提供帮助,提升并扩大全球范围的反恐合作。两国还拟成立科技常设联委会,并加强禽流感防控合作。美决定于2007年在海德拉巴再开设一座领事馆。3月底,印外秘萨仁山对美进行工作访问。4月,美三个国会代表团访印,就印美核协议同印方交换了意见。5月,印外秘萨仁山和美副国务卿伯恩斯在伦敦会晤,再次就印美核协议交换意见,萨还向伯提交了一份印方起草的双边核合作协议草案。6月,美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彼特•佩斯访印,双方讨论了印加入防扩散安全倡议和两军情报共享机制化等问题。6月12-14日,美印在新德里举行核合作协议谈判。8月,美国务助卿鲍彻访印,双方就两国首脑互访以来的后续行动落实情况进行了评估,对经贸、能源、农业和国防领域的合作表示满意。

  2007年2月,印总理特使萨仁山、印外秘梅农先后访美,讨论核能合作协定(123协定)谈判,梅还主持了印美高技术合作小组第五次会议。同月,美国务院负责防扩散事务的前助理国务卿拉德梅克访印,讨论印美核能合作事宜。2月28日,印美反恐联合工作组会议在新德里举行,讨论南亚与中东反恐形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恐怖组织筹资及洗钱和反恐援助培训项目等议题。3月,美能源部长博德曼访印,推动两国能源合作。5月底,美副国务卿伯恩斯访印,就123协议进行谈判。6月6-8日,辛格在德国举行的8+5对话会期间,同美总统布什就123协议等议题交换意见。6月13日,美副国务卿约翰•卢德访印,双方就全球防扩散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等问题交换看法。6月22日,印美签署推动印民航现代化协议。7月,印国家安全顾问纳拉亚南、外秘梅农赴美,完成123协议谈判。8月,美民主党参议员利伯曼访印,就协议问题做印国内工作。同月,美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访印,会见印陆、海、空军参谋长、国防秘书和外秘梅农,访问印东部陆军司令部。双方就加强反恐和海上安全合作交流意见。9月,印度、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新加坡五国在孟加拉湾举行“马拉巴尔-2007”联合海军演习,是印迄今举行的最大规模联合海上演习。11月,印科技部长西巴尔赴美参加中东问题国际会议,与美国务卿赖斯会谈。

  【同欧盟及欧盟国家关系】2000年,印度与欧盟建立首脑会晤机制,成为继中国之后第二个与欧盟建立类似机制的发展中国家。印与欧盟贸易额占印外贸近30%。2003年11月,第四届印度-欧盟峰会在新德里召开。2004年11月,第5届印度-欧盟峰会在荷兰海牙召开,双方发表了联合新闻声明,确定了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目标,并就加强高新技术、经贸、安全等方面的合作达成广泛共识。

  2005年2月,印度-欧盟战略伙伴关系会议召开。4月,双方宣布成立印度-欧盟议会论坛。6月,印度与欧盟召开首次能源小组会议,决定成立有关能源问题三个工作组。9月,第6届印度-欧盟年度峰会和年度商业峰会在德里举行。双方通过联合行动计划,正式确立印欧战略伙伴关系,建立高官安全对话,同意成立高级贸易小组,并就印加入欧洲“伽利略”导航卫星计划签署框架协议。印航还签署23亿美元、购买43架“空客”的合同。

  同时,印与欧洲主要大国关系继续发展。2005年2月,意大利总统钱皮访印。7月,英国首相布莱尔访印。双方同意加强在贸易投资、民用核能、反恐、科技等领域合作。英重申支持印获得扩大后安理会常任国席位。9月,曼·辛格总理访法。双方表示,将加强空间领域、反恐和防止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领域合作,决定在未来五年将双边贸易翻一番。法重申对印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支持。

  2006年2月,法国总统希拉克访印,双方签署《用于和平目的的核能开发联合宣言》。双方还签署防务合作协议和空间、教育、科技等其他7项协定。4月,辛格总理访问德国。德表示将在核供应国集团中对印美核协议采取建设性态度。7月,西班牙首相萨帕雷罗访印,双方签署了包括刑事司法互助条约在内的三项协议。

  2007年1月,葡萄牙总统席尔瓦访印,两国签署引渡条约和三项有关文教、科技、体育、传媒等领域合作的协议。同月,英财政大臣布朗率大型商务代表团访印,敦促印在世贸组织多哈回合谈判中表现灵活性,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降低各类进口工业品关税。2月,意大利总理普罗迪率团访印,双方签署2007-2009年文化交流项目,签署成立打击国际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联合工作组、可再生能源合作谅解备忘录。4月,印总统卡拉姆访问欧洲议会,提出印欧应合作建立世界知识平台,倡议建立“印欧可再生能源发展项目”。卡随后访问了希腊,双方签署促进和保护投资及科技合作两个协议。5月,印外长慕克吉出席在德国汉堡举行的第八届亚欧外长会,与欧盟理事会秘书长兼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索拉纳举行会晤,讨论反恐、伊朗和阿富汗问题。5月,印外长慕克吉赴柏林出席印与欧盟“三驾马车”部长会议,商讨印欧战略伙伴关系发展及印欧峰会等议题。8月,印度与瑞士签署保护知识产权谅解备忘录。9月,印军队与英国皇家海军陆战队,在印控克什米尔的拉达克举行“喜马拉雅战士”联合训练演习。11月,第八次印欧峰会在新德里举行。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在民主、人权和法治等共同基础上加强战略伙伴关系,扩大议会、人员和文化交流,促进能源、环境和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加大在中东、南亚局势及全球反恐和防扩散事务上的协调。双方签署2007—2010年对印国家战略文件备忘录,欧盟拟投入2亿6千万欧元,帮助印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和印欧共同行动计划。

  【同日本的关系】2007年3月,印外长慕克吉访问日本。双方同意继续推动在经济、能源、安全、高科技贸易和人员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在4月举行能源对话,并于年内启动外秘级对话、裁军和不扩散年度对话以及反恐联合工作组会议等对话机制。据印媒体报道,慕寻求日在核供应国集团(NSG)内支持印,并就和平利用核能的技术和设备给予印帮助,日未给予明确承诺。慕代表印总理辛格再次邀请日首相安倍晋三于年内访印。5月,日本副外相谷内正太郎访印,与印外秘梅农举行会谈。双方讨论了全面经济伙伴协议(CEPA)、首次印日高技术贸易会议、专用货物走廊、德里-孟买工业走廊项目、印日高级别能源对话和经济战略对话等问题。日方提议成立日印战略对话小组,全面讨论政策问题,印方原则接受。双方还讨论了第三届东亚峰会、南盟、朝鲜半岛、伊朗、四国集团和联合国安理会改革、多哈回合谈判和气候变化等地区和国际问题。此外,双方也谈到与中国的关系。7月,日本经贸和工业大臣甘利明(Akiro Amari)带领15位日本财阀访问印度。双方举行了印日能源对话第二次会议,印计划委员会副主席阿卢瓦丽(Ahluwalia)和甘利明发表共同声明,同意制订提高能源效率、扩大可再生能源合作的自愿行动计划,扩大除核能领域外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合作。甘利明还与印商工部长纳特重点讨论了德里——孟买工业走廊项目,并在该项目研讨会上表示,日本愿大力投资印基础设施建设,使印成为日产品加工和出口中心。

  【同东盟国家的关系】印度同东南亚国家地理位置相近,有悠久的历史关系,但因印1970-1990年间外交上推行亲苏政策及双方在柬埔寨问题上存在分歧,印与东南亚国家政治关系一般。上世纪90年代,印积极推行“东向”政策,重视加强同东盟各成员国的交流与合作。

  1996年印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国,加入东盟地区论坛。1997年参加孟印缅斯泰经济合作组织;2000年11月与泰、缅、越、老、柬共同成立湄公河-恒河合作计划。2002年,印度和东盟举行首次领导人会议,建立印度-东盟10+1对话机制,标志双方关系进入一个新阶段。2003年10月,瓦杰帕伊出席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第二届印度-东盟峰会。印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并同东盟签署了《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定》和《打击恐怖主义联合宣言》。

  2004年7月,印外长纳·辛格赴雅加达出席东盟地区论坛第11届年会,表达了印进一步加强与东盟和印尼关系的愿望。10月,印总理曼·辛格出席了在新德里举行的第三届“印度-东盟商务峰会”并致开幕辞,提出建立涵盖印度、东盟、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亚洲经济体的设想。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后,印对东盟受灾国及时作出反应,向印尼苏门答腊地区派遣了一艘250人的医疗船只。

  2005年12月,印度-东盟第四届首脑峰会在吉隆坡举行。印总理辛格称,印与东盟关系是印“东向政策”的核心。印宣布向东盟发展基金捐赠100万美元,并拨款500万美元开展印与东盟的合作项目。印还决定帮助东盟加强马六甲海峡海上安全,提供抗击离流感的生物技术以及在越、老、柬、缅四国设立英语培训中心等。双方同意在半年内完成关于建立印度-东盟自贸区的谈判,争取自贸协定在2007年生效。

  2006年1月,新加坡资政吴作栋访印。5月,印内政部长帕蒂尔访新,双方主要探讨了和平与安全问题及印在东盟发挥的作用。6月,马来西亚副总理兼国务部长纳吉布•拉扎克访问印度,与印防长穆克吉举行会谈。双方讨论了国防合作、马六甲海峡安全形势等问题。

  2007年1月13日,印总理辛格赴菲律宾出席第五届印度——东盟首脑会议和第二届东亚峰会,表示应加快印与东盟自贸区谈判,就开放天空政策进行会谈;印外长慕克吉出席印度——东盟外长会议,并参加东亚峰会外长午餐会。6月,印国防部长安托尼赴新加坡出席第6届亚洲安全会议(“香格里拉对话”);印外长慕克吉访问印尼,双方讨论加强防务、核能、生物、空间应用和电信教育等方面的合作,签署深化伙伴关系的行动计划,确立2010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0亿美元的目标。慕还访问了新加坡,双方签署设立联合部长级委员会的协定,宣布建立印度——新加坡战略对话论坛。6月25至27日,泰国总理素拉育访印,两国签署加强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备忘录和2007-2009年度文化交流执行计划。7月4~6日,越南总理阮晋勇访印,双方发表《越印战略伙伴关系联合声明》,宣布建立战略伙伴关系,建立战略对话机制,成立反恐联合工作组。两国还签订水产、渔业、农业、文化、语言培训等7项合作协议,确立了2010年双边贸易达到20亿美元的目标。7月30日~8月2日,印度外长慕克吉率团赴菲律宾出席第14届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年会,提出保障成员国海上安全的一揽子培训计划,及维和行动经常性培训计划。期间,慕还主持了湄公河——恒河合作(MGC)部长级会议。9月,印外长慕克吉访问泰国、韩国,进一步推进“东向”政策,并非正式探询两国对印美核协议问题的立场。12月,东盟国家学生百人团访问印度。

  【同巴基斯坦的关系】1947年8月印巴分治后始终不睦,并于1948年、1965年和1971年三次爆发全面战争。1971年12月断交,1976年7月复交,80年代关系有所缓和。1992年底,印度发生阿约迪亚毁寺事件,导致印巴关系恶化。1997年,双方恢复政治对话和总理会晤,关系出现缓和势头。1998年,印巴相继进行核试验,两国关系再度急剧紧张。1999年2月,两国总理签署《拉合尔宣言》,关系一度缓和。5月,两国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卡吉尔发生激烈冲突,关系再次趋向恶化。2001年7月,瓦杰帕伊总理与巴总统穆沙拉夫会晤。12月13日,印议会遭枪击,印指责为巴控克区的恐怖组织所为,向印巴边界增兵,两国关系急剧恶化。2002年,印巴关系处于紧张对峙状态。6月,印对穆沙拉夫总统承诺永久停止跨界渗透活动表示欢迎。10月,两国相继从边境撤军。原定2003年1月在巴召开的第12届南盟峰会因印巴关系原因推迟。2003年,印巴关系进入缓和进程。4月,瓦杰帕伊总理在访问印控克什米尔时,发表向巴“伸出友谊之手”的讲话。巴方对瓦讲话表示欢迎和赞赏。印巴新一轮缓和进程由此启动。瓦杰帕伊致函贾马利总理,确认将出席于2004年1月在巴举行的南盟峰会。2004年,印巴双方都体现出较强的和平愿望,两国关系取得积极进展。2月,双方正式启动旨在解决两国所有分歧的全面对话进程。

  2005年印巴全面对话进程继续向前推进。2月,印外长纳·辛格访巴,会见了巴总统穆沙拉夫和总理阿齐兹,并与巴外长卡苏里会谈。双方同意开通印控克区首府斯利那加与巴控克区首府穆扎法拉巴德之间的巴士交通;印方许诺在安全和供应保障关切得到解决的情况下,考虑从伊朗经巴至印的天然气管道项目;尽快开通印拉贾斯坦邦与巴信德省间的铁路等。4月,巴基斯坦总统穆沙拉夫访印。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称和平进程不可逆转,同意以富有诚意、有目的和前瞻的方式最终解决克什米尔问题,同意增加离散家庭聚点,成立联合经济委员会和联合商业委员会,并于年底开放孟买和卡拉奇总领馆。10月,印外长纳·辛格访巴。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开通阿姆利则至拉合尔巴士交通,启动印控与巴控克区首府间货运交通,确定克区控制线两侧为离散家庭建立会晤点的最终方案。10月,巴基斯坦发生强烈地震后,印向巴提供援助,并承诺向巴提供2500万美元援助。双方还开通了5个救灾通道。

  2006年1月,印巴启动第三轮全面对话。拉合尔-阿姆利则公车客运服务正式开通。2月,连接印拉贾斯坦邦与巴信德省的铁路客运交通正式恢复运行。3月,连接印旁遮普邦阿姆利则和巴旁遮普省南卡纳•萨西卜的客运线路正式开通。5月,印巴分别就星峡冰川问题和塞•克里克湾问题举行对话,未就从星峡冰川撤军问题达成一致,同意对塞湾进行实地考察。6月,印巴开通第二条跨克什米尔的公交线路(印控克区蓬齐到巴控克区拉沃拉果德)。印巴基斯坦事务特使与巴国家安全顾问举行非正式外交会晤,重点讨论了提高全面对话目的性和时效性的措施。7月11日,孟买发生列车连环爆炸事件,印随即指责巴卷入该事件,要求巴切实履行承诺,打击跨境恐怖主义,并推迟了印巴外秘级磋商。巴表示已兑现承诺,印不应怀疑巴的诚意,希尽早重开会晤。7月31日,印外秘与巴外秘在南盟部长理事会期间举行会晤,双方同意保持接触,但未提及恢复和谈的时间。

  2007年1月,印巴通过外交渠道互换核装置与设施清单。1月,印外长慕克吉访巴,商讨启动第四轮全面对话进程和建立印巴联合反恐机制。慕邀请阿齐兹总理出席在印举行的第14届南盟峰会。2月,巴外长卡苏里访印,出席第五次印巴联合委员会,研究双方在教育、信息技术、电信、卫生、农业和旅游等领域的合作,签署减少核武器事故风险协议。3月,印巴联合反恐机制首次会议在伊斯兰堡举行,发表共同声明,同意交换反恐信息,防止两国发生暴力和恐怖事件。5月,印巴就塞•克里克湾问题在巴举行第十轮会谈,首次交换标明各自对划定塞湾边界和海上边界要求的地图。6月,印巴在伊斯兰堡举行文化部秘书级对话,就文艺、体育、青年事务、医药、教育等领域合作提出一系列建议。7月,印巴举行内秘级反恐和反毒品走私对话,同意在不久的将来签署遏制毒品走私的谅解备忘录,在8月15日之前释放在各自水域内逮捕的对方渔民,并加强印中央调查局和巴联邦调查局在相关领域的合作。同月,印巴在新德里举行第四轮经贸合作商务秘书级对话,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加强经贸合作关系,在对方境内互设银行分支机构,开展电信合作,启动边界互通卡车运输问题谈判,商讨“巴斯马蒂香米”申请专利和注册商标事宜。8月,印巴就克什米尔地区的图尔布尔(TULBUL)航运工程,在新德里举行综合会谈。双方重申彼此在“1960年印度河条约”中的有关承诺,同意成立技术层面协商机制。

  【同其他邻国的关系】1997年印对邻国政策做出重大调整,推行“多予少取”的古杰拉尔主义政策。1999年,印巴在克什米尔地区爆发卡吉尔冲突,南亚局势恶化。南亚其他国家均对此表示关注,呼吁印巴两国保持克制和冷静。2005年,印继续把与南亚邻国建立更密切的政治、经济等多领域关系以及加强南盟合作放在优先位置,努力解决与孟加拉国悬而未决的问题,支持斯里兰卡和平进程,继续向阿富汗提供重建援助,为印与南亚传统关系注入了新的活力。

  【同南盟的关系】4月,第14届南盟峰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南盟各国领导人及五个观察员国的代表出席峰会。会议通过峰会宣言,签署建立南亚大学和南亚地区粮食银行的两个政府间协议,同意接受伊朗为观察员国,决定下届峰会2008年在马尔代夫举行。本次峰会宣言突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核心议题,关注重点为发展与减贫、区域内联系、经贸合作、环境保护及反恐与跨境犯罪等领域。8月,南盟首次交通部长会议在印度新德里召开,与会者就落实第14届南盟峰会有关决议进行了深入探讨。会议审议了亚洲发展银行提交的南盟地区交通多样化发展研究报告。不丹、印度和斯里兰卡向会议提出了建设区域和次区域交通网络的项目建议。印度关于加强南盟国家邮政联系的倡议受到了与会国的欢迎。

  印与孟加拉国关系。2005年1月4日,印度开通第一条穿越孟加拉的城市公路交通线,连接印东北部各邦城市和加尔各答。6月,印孟举行外交磋商。8月,印外长访孟。双方同意加强两国人民经济往来,加强对边境地区的联合巡逻和管理,共同打击毒品、武器等非法走私及非法移民。2006年3月,孟加拉国总理卡莉达•齐娅对印进行国事访问。双方在政治、贸易、反恐、安全等方面达成一系列共识。8月,两国决定设立联合工作组勘查两国边界。

  2007年2月,印外长慕克吉访问孟加拉国,邀请孟领导人出席4月在印举行的第14届南盟峰会。双方商讨了水资源、经贸、安全、南亚自贸区协定、打击恐怖主义等议题。印同意孟每年以零关税向印出口200万件成衣,撤销对孟出口印化妆品的限制,并从3月起开通印孟旅客列车联系。6月,印外秘梅农访问孟加拉国,双方就安全、和平治理边界、水资源、经贸和地区合作等问题交流看法,同意尽快解决陆地边界划分问题,召开水利部秘书牵头的专家组联委会,促进两国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联系,并签署商品证明、检测、质量保证体系等标准化的谅解备忘录。8月,印孟第八轮内政秘书级双边对话在新德里举行。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同意共同打击恐怖和犯罪分子跨境活动,维持两国安全部队间信息共享机制,恢复两国内政部联秘级联合工作小组。12月,印外长慕克吉访问孟加拉,访问孟龙卷风受灾地区,向孟捐助价值10亿卢比的大米、小麦和牛奶制品。双方同意分享水资源,扩大经贸合作,并举行司局级安全问题磋商。

  印与斯里兰卡关系。2005年初,印度洋海啸灾难发生后,印向斯捐款10亿卢比(约合2200万美元),并派出4艘海军战舰、7架直升机、2架伊-76飞机。2月,斯外长卡迪加马访印。6月,斯里兰卡总统库马拉通加夫人访印,就双边关系、海啸重建以地区和国际问题交换意见,并决定在2005年底前完成两国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8月,斯新外长班达拉奈克访印。向印介绍国内和平进程形势,印方重申对斯和平进程的支持。11月,斯新政府外长萨马拉维拉访印。12月,斯总统拉贾帕克萨访印。印重申在斯统一前提下支持有关各方通过谈判寻求政治解决的立场。双方还就缔结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及在铁路、民航、IT和人力资源等领域合作进行探讨。2006年5月,斯外长萨马拉维拉访印,与印外交国务部长夏尔马就双边关系和斯和平进程进行会谈。7月,印外秘萨仁山访斯,双方就斯当前和平进程交换了意见。印方表示愿与斯分享经验,重申印将致力于帮助斯找到政治解决国内问题的手段。

  2007年1月9日,印外长穆克吉访问斯里兰卡,邀请斯总统出席4月在印举行的第14届南盟峰会。1月31日,斯里兰卡新任外长伯贾拉加马访问印度,通报斯局势及和平进程的最新发展,呼吁两国扩大经济合作。

  印与阿富汗关系。2005年2月15日,印度外长纳·辛格访阿,会见了阿总统卡尔扎伊和外长阿卜杜拉。双方就加强经贸合作和阿局势等问题进行了讨论。2月,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访印,双方签署关于民航和媒体与新闻领域合作的两份谅解备忘录。印重申为阿恢复与重建提供经济和技术援助。7月,阿富汗外长阿卜杜尔访印。8月,印总理曼·辛格访阿。双方决定将双边关系提升到“伙伴关系新阶段”,重申合作打击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决心,并签署了农业、卫生等谅解备忘录。2006年4月,阿富汗总统卡尔扎伊访印,主持首届“阿富汗节”开幕式并出席“印阿商业论坛”。两国领导人呼吁印、巴、阿三国携手打击恐怖主义。印重申将支持阿重建,宣布向阿再提供5000万美元援助。双方签署乡村发展、教育交流项目和标准化三项谅解备忘录。6月,阿外长斯潘塔访印,表示希将两国关系提升至战略水平。

  2007年1月,印外长穆克吉访问阿富汗,邀请阿总统卡尔扎伊出席第14届南盟峰会。并与阿富汗及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签署援助阿政府能力建设的三方谅解备忘录,使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垮台以来,印对阿援助总额达到7.5亿美元。

  印与尼泊尔关系。2005年2月,尼国王贾兰德拉宣布亲政,印外交部发表声明,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强烈要求国王恢复多党民主制,宣布停止对尼杀伤性武器军援,并通过外交渠道向国王施加压力。印尼关系出现倒退。此后,印一方面继续同国王和现政府接触,另一方面与政党联盟加强联系。7月,印恢复对尼首批非杀伤性军援。印外交国务部长拉奥·辛格访尼,就印“入常”问题寻求尼方支持。11月,在南盟峰会期间,印总理辛格与贾兰德拉国王会晤,强调在尼恢复民主的重要性并呼吁采取具体措施。12月,印外秘萨仁山访尼。萨表示尼国内和平、稳定与经济发展符合印利益,印支持旨在和平解决尼问题的所有努力。2006年4月,尼泊尔局势发生突变,尼政党和反政府武装联合向国王施压,迫使其交出权力恢复民主。印对此表示严重关切,希尼遵守1990年宪法,实行多党的君主立宪制,并将尽其所能为尼提供帮助。5月,印政府主要官员向尼新当选首相柯伊拉腊表示祝贺。6月,柯伊拉腊访印,与印总理辛格举行会谈,会见了印总统卡拉姆、副总统谢卡瓦特等领导人,并与国大党主席索尼娅•甘地、议会人民院反对党领袖阿德瓦尼等举行会晤。双方重点讨论了尼和平进程和未来政治前景,并就第三方介入尼和平进程、尼印军事合作等交换意见。印宣布总价值约100亿卢比(约2.2亿美元)的一揽子援助计划。6月底,印共(马)高级领导人亚秋里访尼,表示印政府希望尼尽快恢复民主体制,实现和平与发展。

  2007年2月,印度与尼泊尔商务部官员举行会谈,同意将即将到期的《印度-尼泊尔贸易协定》自动延长五年。12月,尼陆军参谋长卡土瓦尔访印,印总统帕蒂尔授予其印荣誉将军勋章,恢复中断四年的双边军事授勋传统。12月,印外交部发言人就尼泊尔七党联盟达成23点协议表示,确保尼人民自由、公正地选举出制宪会议,是尼人民选择未来的最好方式。印愿提供一切可能的协助,帮尼成为一个民主、和平、繁荣和稳定的国家。

  印与不丹关系。2007年2月,不丹国王吉格梅•凯萨尔•纳姆耶尔•旺楚克访问印度,双方签署修订后的 《印度——不丹友好条约》。 3月5日,两国政府在不首都廷布互换批准书,该条约正式生效。